• 省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团队建设成果展示暨经验交流会在我校召开

    本报讯(欣玥 报道)9月6日,由云南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主办、我校承办的云南省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团队建设成果展示暨经验交流会在我校召开。我校党委书记张昌山、副书记刘沧山、副校长何霞红,省社科联党组成员、副主席王建华,云南省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团队及西南林业大学师生400余人参加会议。云南省社科联党组成员、副主席邹文红主持会议。张昌山在致辞中对此次会议的顺利召开表示祝贺,向长期关心支持西南林大发展的省社科联、兄弟院校、科研院所和有关单位表示感谢。张昌山指出,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近年来,学校认真学习贯彻中共中央《关于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意见》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按照省委《关于进一步繁荣发展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实施意见》和全省教育大会的部署要求,以“双一流”建设为引领,不断繁荣哲学社会科学工作。他表示,此次会议以成果展示和经验交流等形式,加强云南省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团队建设,对提高云南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水平和质量有重大意义,学校将以此次会议为契机,不断学习借鉴优秀成果和成功经验,努力开创我校哲学社会科学工作新局面。张昌山说,西南林业大学在八十余年的办学历程中,逐步形成了以林学学科为主,生态环境类学科为特色,理、工、农、文、法、艺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的林业本科高校,人文社会科学在其中占有重要的位置,相关学院、学科、学者和团队,围绕森林、生态、大自然开展学术研究和学术服务,在生物多样性法治建设、国家公园建设理论与实践研究、绿色发展、生态文明建设等方面,推出了一大批成果,彰显了西林的优势与特色,产生了良好的学术影响和社会效应。但总体上看,人文社会科学还是西林的短板,必须努力把这块短板加长,以促进学科和学校更快更好地发展。张昌山强调,要以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导,遵循学科学术发展规律,根据国家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结合西林实际,围绕“林”字做文章,实现“林文”深度融合,进一步彰显“绿色”优势与特色,在弘扬学术传统、巩固既有学术成就的同时,更加聚焦马克思主义学科与思政课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与实践研究、人文森林学和农林经济研究等领域,形成更为显著的学术优势和特色,产生更多更优的学术成果,为绿色发展、美丽中国及美丽省份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及相关学科建设,做出西南林业大学新的更大的学术贡献。王建华在讲话中简述了云南省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团队的基本情况,总结了建设成效和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创新团队建设的意见建议。王建华指出,创新团队对推动我省社科繁荣发展及高校学科建设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产生了众多优秀成果,培养了大量后备人才,成效显著。全省76个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团队,涉及经济学、教育学、国际问题、民族学等19个学科,创新团队自立项建设起,获得国家社科基金309项,团队成员发表论文2393篇,出版著作、教材(含专著、主编)644部,团队成员获得省部级二等以上奖励167项,53项成果编入成果文库,其中22项成果已顺利出版。充分发挥了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的示范引领作用,推进了学科体系、学术观点和科研方法创新,有力地推动了创新团队的持续发展。创新团队围绕省委省政府中心工作开展对策性研究,为党委政府提供咨询决策,为下一步实现团队向社会智库转型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在取得这些优秀成果的同时也存在一些明显不足,各创新团队要进一步强化规划意识,增强主动性,充分发挥创新团队平台作用,推进创新团队向智库转型发展,充分发挥“思想库”和“智囊团”的作用,进一步改进完善创新团队的建设工作,更好地为我省社科界服务,为我省经济社会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会上,来自云南大学、云南师范大学、云南民族大学、昆明理工大学、云南警官学院、云南财经大学、西南林业大学、曲靖师范学院、普洱学院的九位专家,围绕各创新团队的研究议题作了经验交流和分享。云南林业与绿色发展创新团队带头人、我校绿色发展研究院执行院长吴松教授在会上做交流发言。与会专家学者还参观了创新团队建设成果展和我校校史馆,我校3支创新团队建设成果参加了成果展示活动。下午召开的科研管理部门及州市创新团队座谈会,由我校副校长何霞红主持。各科研管理部门负责人、州市创新团队带头人座谈交流,为全省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团队的建设提出了意见和建议。王建华在总结发言时指出,科研管理工作部门应注重创新团队立项前的策划组织和立项后的后续跟踪支持工作,对建设周期、立项标准、考评指标、团队特色、后续跟踪管理等方面存在的问题要研究提出新的解决措施和办法,要对此次会议的成果及时收集汇编,各高校科研管理部门应加强与省社科联相关部室的沟通交流,共同为全省哲学社会科学工作的繁荣发展作出新的贡献。

  • 我校专家应邀参加第四届京津冀中药材产业发展大会

    本报讯(林宣 报道)9月1日,全国道地药材绿色标准化生产技术培训在河北保定安国市举办,应全国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的邀请,我校副校长、国家中药材产业技术体系岗位科学家何霞红教授对来自来自北京、天津、甘肃、新疆等27个省(市、区)66名代表进行了授课。何霞红做了林下种植有机中药材产业科技创新的报告,介绍了朱有勇院士带领团队实施的林下有机三七种植技术原理和技术创新、试验示范推广和产业扶贫经验。此次培训班还邀请了中国中药协会中药材种植养殖专业委员会理事长王卫权、国药种业有限公司总经理王继永以及中药现代化专家委员会委员孙宝惠等专家对我国中药材产业发展现状和相关政策、中药材产业发展与乡村振兴、中药种业的标准化以及药品产品质量控制作精彩报告。期间专家和学员们还参加了由有药都之称的河北省安国市政府承办的第四届京津冀中药材产业发展大会。9月2日,何霞红和王继永还参加了河北省中药材产业技术体系的学术交流会,河北省中药材产业体系首席科学家谢晓亮研究员主持会议,两位专家分别向河北省体系专家介绍了中药材病虫草害绿色防控的技术和应用,以及中药材种业在中药产业发展中的重要意义,并与参会专家交流了意见。会后专家们到药博园参观了全草类岗位科学家温春秀研究员选育的紫苏新品种。

  •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获省教育厅教育系统表彰

    本报讯(欣玥 报道)在新中国70华诞和第35个教师节来临之际,为表彰在教育事业改革和发展中涌现出的一大批先进集体、优秀教师和教育工作者对教育事业作出的重要贡献,弘扬他们的高尚师德和奉献精神,进一步激发广大教师和教育工作者的积极性、创造性,大力营造尊师重教的良好社会氛围。经民主推荐、集体研究、层层筛选、逐级审核,云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云南省教育厅决定对49 个教育系统先进集体、 87 名优秀教师和10名优秀教育工作者予以表彰。我校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获云南省教育系统先进集体表彰。近年来,我校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紧紧围绕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要求,在党的建设、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共青团工作、学生管理与服务、大学生就业创业工作方面,均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学院党委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提升党的建设水平,深入开展“两学一做”常态化制度化、基层党建创新提质年及“对标争先”计划实施方案、创建一流党建活动,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先学先改活动。学院积极申报的“创新科研育人体系 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荣获云南省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优秀成果二等奖。学院深化专业综合改革,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创新人才培养机制,实施分类型、多维度、多目标专业人才培养;优化人才培养方案,改革课堂教学方法;加强校内外教学科研实践基地建设,为人才培养提供条件保障;强化科研成果产出,科研反哺教学。学院紧密围绕行业科技需求与学科发展前沿,注重学科交叉,在生物质材料科学与工程、木质复合材料生产工艺、生物质资源高效利用等方面开展应用基础与实用技术研发,在胶黏剂化学与合成等领域形成特色与优势。并围绕行业技术进步、产业结构调整及转型升级关键和核心技术,积极开展产学研合作,推进科研成果应用推广,为地方经济发展作出重要贡献。以培养全面发展人才为目标,扎实推进学院团委各项工作,以学生为本,切实做好青年学生的管理服务工作。各学院要向全省受表彰单位和个人学习,进一步坚定理想信念,潜心育人,做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带头深化教育教学改革,踊跃投身教育创新实践,为加快推进云南教育现代化作出新的更大贡献,以优异成绩迎接新中国成立70周年。

  • 习近平回信寄语全国涉农高校广大师生:以立德树人为根本 以强农兴农为己任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5日给全国涉农高校的书记校长和专家代表回信,对涉农高校办学方向提出要求,对广大师生予以勉励和期望。习近平指出,新中国成立70年来,全国涉农高校牢记办学使命,精心培育英才,加强科研创新,为“三农”事业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习近平强调,中国现代化离不开农业农村现代化,农业农村现代化关键在科技、在人才。新时代,农村是充满希望的田野,是干事创业的广阔舞台,我国高等农林教育大有可为。希望你们继续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强农兴农为己任,拿出更多科技成果,培养更多知农爱农新型人才,为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确保国家粮食安全、提高亿万农民生活水平和思想道德素质、促进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为打赢脱贫攻坚战、推进乡村全面振兴不断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近日,全国50多所涉农高校的100多位书记校长和农林专家给习近平总书记写信,汇报了在浙江安吉围绕新时代农林学科建设开展研讨的情况,代表130万农林师生表达了肩负起兴农报国使命、为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矢志奋斗的决心。 习近平给全国涉农高校的书记              校长和专家代表的回信全国涉农高校的书记校长和专家代表:你们好!来信收悉。新中国成立70年来,全国涉农高校牢记办学使命,精心培育英才,加强科研创新,为“三农”事业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中国现代化离不开农业农村现代化,农业农村现代化关键在科技、在人才。新时代,农村是充满希望的田野,是干事创业的广阔舞台,我国高等农林教育大有可为。希望你们继续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强农兴农为己任,拿出更多科技成果,培养更多知农爱农新型人才,为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确保国家粮食安全、提高亿万农民生活水平和思想道德素质、促进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为打赢脱贫攻坚战、推进乡村全面振兴不断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来源:“学习强国”学习平台) 习近平2019年9月5日

  • 2019年扶贫工作领导小组第三次会议召开

    本报讯(林宣 报道)8月30日下午,学校召开2019年扶贫工作领导小组第三次会议,校党委书记张昌山、校长郭辉军、校纪委书记杨中梁、学校扶贫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大关县驻村工作队总队长和安乐村、朝阳社区驻村工作队队长参加会议。会议由校党委副书记彭志远主持。彭志远传达了全省驻村工作队员工作视频调试会会议精神。大关县驻村工作队总队长李红英汇报了全县脱贫攻坚工作情况,驻村工作队队长汇报了两个定点扶贫村脱贫攻坚工作情况,有关职能部门汇报了校内脱贫攻坚工作情况。郭辉军指出,当前,距离年底户脱贫、村出列、县摘帽只有4个月时间了,大关脱贫攻坚到了最后的冲刺阶段,到了接力赛的“最后一棒”。时间紧、任务重,要进一步增强打赢脱贫攻坚的使命感、责任感和紧迫感,一要明确定位、突出特色,二要抓住重点、攻坚克难,三要全力投入、确保出列,高质量完成脱贫攻坚这一历史使命和政治任务。张昌山在总结讲话中指出,我校两个定点扶贫村脱贫攻坚工作正按大关县委、县政府的安排部署有序开展,摘帽基础逐步夯实,取得了新成效。他强调,脱贫攻坚是检验“四个意识”“四个自信”“两个维护”的重要标尺,是守初心、担使命的重大工作,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好习近平总书记精准扶贫思想和重要讲话精神;要认真贯彻落实省委十届七次全会精神。一要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坚决扛起政治责任,牢固树立“一切工作都要靠抓落实”的理念,按照“抓落实的关键在于责任担当”的要求,聚集“两不愁三保障”,紧盯大关县目标任务,下足“绣花功夫”,确保圆满完成学校年度脱贫攻坚目标任务;二要查找问题,厘清思路,抓好最后冲刺,对先进明方向、对标杆找差距,反思并查找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明细问题清单、责任清单、工作清单、任务清单,细化措施,加大力度,不松懈、不等待、不观望,求真务实抓好最后的冲刺;三要坚定信心和决心,继续扎实推进脱贫攻坚工作。张昌山要求,各有关部门、各位帮扶人务必要坚定打赢脱贫攻坚的信心和决心,盯进度,抓紧每一天,干好每一天,高质量完成脱贫攻坚这一历史使命和政治任务,真正做到不负良心不负党,向党和人民交出一份经得起检验的合格答卷。

  • 学校举行新中国70年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与展望主题报告会

    本报讯(欣玥 报道)9月9日,我校特邀北京师范大学思想政治工作研究院院长冯刚教授做题为《新中国70年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与展望》的主题报告。报告会由校党委副书记刘沧山主持。省委高校工委宣传部部长杨国良出席报告会。报告会上,冯刚从坚持党的领导,保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正确方向;注重理论与实践结合,以党的创新理论引领思想政治教育的新发展;围绕人才培养中心环节,科学把握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定位;关注时代变化特征,满足青年学生成长发展的需求和期待;不断强化队伍职业能力建设,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科学化水平;思想政治教育发展趋势和展望六个方面开展报告。他回顾了新中国70年以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历程,系统地梳理了全国高校思政工作会议、全国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及《关于加强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出台以来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重点。深刻阐述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内生动力,对如何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落实好立德树人的关键课程具有指导意义。报告既有客观理性的深入分析,又有具体生动的阐述说明,参会师生听后很受启发,为我们做好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了有益借鉴。刘沧山在总结讲话中指出,我们党历来高度重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必须准确把握社会发展的大背景,准确把握形势发展变化提出的新要求。学校近年来不断创新体制机制,加强思政课教师和辅导员队伍的建设,取得了初步成效。他表示,本次报告会,既是我校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的系列活动之一,也是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的一次学习教育活动,更是我校贯彻落实《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精神的一项举措。各学院分管学生工作的领导和全体辅导员,宣传部、统战部、学生处、校团委全体教师,马克思主义学院全体教师及研究生,校院两级学生干部代表到场聆听了报告会。

  • 全球环境基金和联合国大学代表来访

    本报讯(林宣 报道)9月3日下午,全球环境基金会独立评估办公室主任Juha Ilari Uitto和联合国大学校长办公室顾问梁洛辉一行两人访问学校。校长郭辉军与来宾进行深入会谈,会议由副校长胥辉主持,科技处、对外合作交流处、林学院、生物多样性保护学院、湿地学院和亚太森林组织昆明中心相关负责人参加。郭辉军欢迎专家到访,他回顾了与两位专家的合作历史,希望建立学校与全球环境基金和联合国大学的合作。胥辉介绍了学校的基本情况、学科优势和科研特色。两位来宾分别介绍了世界环境基金和联合国大学的基本情况以及在中国开展的业务,希望与学校开展多层次合作。座谈会前,郭辉军陪同来宾到国家高原湿地中心、标本馆、西南山地森林资源保育重点实验室和生物多样性研究院参访。全球环境基金(Global Environment Facility,GEF)创立于1991年,是一个由183个国家和地区组成的国际合作机构,宗旨是与国际机构、社会团体及私营部门合作,协力解决环境问题。联合国大学(United Nations University,UNU)总部设在东京,于1975年开始运行,是联合国下设的国际大学,是一个为了达成联合国的诸项目标、就有关国际共同的课题进行研究及人才培养的国际共同体。

  • 在西林起航,筑梦迷彩 我校举行入伍欢送仪式

    本报讯(林宣 报道)又到一年征兵季,随着老兵退伍,一批新兵又将奔赴遍布祖国大江南北一个个军营服役,走向向往已久的绿色军营。我校今年学校入伍义务兵51人,直招士官3人,9月3日上午8:00,在学校1号门前,武装部举行欢送仪式,为入伍大学生欢送。学生处、武装部教师,各学院师生前来送行。学校民兵连、军事爱好者协会手捧大红花,敲锣打鼓为入伍学子鼓足士气,让入伍学生自信满满走入部队。欢送仪式上,老师们为入伍学生佩戴了光荣大红花,发放纪念品,各学院师生进行了合影。随着锣鼓声和入伍学生等车离开,我校2019年征兵工作告一段落。我校今年征兵工作自启动以来,得到了学校领导的高度重视和各部门的密切配合,征兵工作组织有力、措施到位、工作扎实,取得了显著成绩,为人民军队增添了新鲜血液。